Mayday.JPG 

現在寫聽過跟看過「後青春期的詩」的感想會不會太晚一點
不過這張演唱會可是最近才從頭到尾看過一遍
也是寫這篇的前提

算算是在高中時期喜歡上L'Arc~en Ciel之後
才對搖滾樂團產生興趣
大學聯考衝刺時期要不是有搖滾樂陪伴
老早淹死在苦悶的書本裡
那時候總認為為什麼台灣沒有個像樣的樂團呢?
結果不到多久
記得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很捧場的買了五月天的第一張專輯「瘋狂世界」
為什麼會買呢?
其實只是為了支持本土樂團罷了!

第一次發覺五月天的魅力
應該算是好友Jin的關係
要不是她力挺五月天
我跟她在颱風天硬是排隊參加五月天的校園演唱會
因為參加人數相當多
所以等到我們進場的時候完全沒有位置
沒想到因禍得福地坐到了很近的階梯
連阿信當時肥肥的臉都看的一清二楚
小小的舞台
全場起立嘶吼
氣氛炒的相當熱烈
什麼尬車、志明與春嬌、HoSee都讓大家朗朗上口
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在家聽CD是一回事
在現場感受搖滾的氣氛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回到主題吧!
「後青春期的詩」
是我入門九把刀的第一本書
當時就決定離開台灣前往NZ
就剛好站在那人生的十字路口
回顧著當年瘋狂很有想法的自己
現在的我似乎聰明了一點卻也失去了一點

到了NZ一邊聽著五月天的「後青春期的詩」來懷鄉
「突然好想你」總讓我不由得落了一枕頭的淚
「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反映了我當米蟲幾個月的心態
生命只剩生存
活著只會呼吸吃飯喝水的生活
總讓我想起龍應台寫的平凡與平庸的文章
誰在生活不總是為了生存?
除了生存之外是否可以再多一點點的生活呢?
「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是否真的堅硬地不受損壞
是一點點一絲絲地被侵蝕而不自覺呢?
還是她小小的微微的透著些微的光芒
等待我去發覺她呢?
至少我並不想等到年老時候
回想著往日已成「如煙」
追著再也追不回的那年夏天

寫到最後好像有一點點的感傷
當年紀到了
回想起青春期的時候總是特別有感觸吧!
想當初常常為了小事
日日夜夜、日日夜夜、然後又日日夜夜
(最近也跟我去唱歌的歌友應該知道我在說啥^____^)
不知道在瞎忙些什麼
青春總是特別容易揮霍
現在總是覺得沒有特別值得去瘋狂去拚命的事情
應該說是時間管理觀念好一點了呢?
還是心中真的有一點點的什麼崩毀了呢?

總之看完這整個演唱會
五月天真的越來越進化
也許真的青春不再
但是夢想不死
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p4zo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