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eediq Bale-02.jpg  

有上就有下!

拜現在媒體發達,本以為已經躲過了網路的埋伏,沒想到連電視節目也不能輕易放鬆,一個不小心就被雷了彩虹橋的劇情,也大概知道是個讓人心酸且心碎的結局,帶足了面紙,走!看電影去~~~

 

底下有雷

 

 

我的哭點不低,但是看電影的哭點很低,一開始莫那說:這次的戰爭不是為了勝利,是為了

選擇死亡的方式

 

......眼淚就落了兩滴!

短短的幾句話就道明了彩虹橋的結局,死亡是必然的,方式卻有很多種──

1. 上吊。雖然早已經知道有很多人會選擇上吊自殺,不過看到畫面還是很令人震撼,為了不讓戰士們有後顧之憂,而選擇自盡的老弱婦孺;為了成就內心裡矛盾的仁與義,而選擇自盡的花崗一族;為了受不了毒氣彈折磨的痛苦,而選擇自盡的賽德克族人......當一條條的屍體直掛在枝頭上,那是一種信仰、一種犧牲、一種震撼!

2. 就義。寧可戰死也不願被掳,有人切腹、有人飛奔入峽、有人與敵人共亡,那是一種義氣,很美也很感人,是能讓敵人肅然起敬的一種表徵。

3. 繁衍。雖然身軀活了下來,靈魂卻隨著族人離去,留下來的唯一目的是繁衍;像是達多所說的,要生孩子、生很多很多的孩子,因為活下來比戰死更加辛苦,但也賦予著更重大的意義。

就這樣三百戰士,雖然不像三百壯士般激情賁張,但他們選擇死亡的方式讓對手敬畏,從生番變成戰士,從野蠻變成了武士道精神,在在都說明了「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的道理。

題材當然是感人的,回到電影拍攝部分,灑狗血的地方有刻意淡化的跡象,不讓人為了掉淚而掉淚,也有可能是為了平衡台日又或者是不同部落的賽德克族人的做法;戰爭部份真的是大大的重點,看過《導演‧巴萊》我才了解,那些電影裡獨特的戰爭手法原來是以獵人的角度來思考,難怪一開始就說:要以風的方式來戰鬥。能用子彈就不用刀、能用刀就一刀斃命、誘捕後就全數殲滅,這是獵人,最節能的獵殺方式,也許沒有華麗的戰鬥場面,但的確有呈現不同的畫面,深刻地描繪出賽德克族人在山林間戰鬥的本領;馬紅與達多喝酒、唱歌、跳舞的告別片段我也很喜歡,又回歸到賽德克族人的本性,讓我想起了《歡喜碰碰貍》很歡樂又很悲傷的場面,達多說:喝了敵人的酒不就代表和解了嗎?也許族與族之間就是這麼一醉泯恩仇,為什麼異族間就是不行呢?是不是分成你我的同時,戰爭也就跟著開始了呢?

最後,也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CG特效。

說真的也太......太爛了吧!如果太陽旗不過就是幾隻動物罷了,還不影響整場,彩虹橋一整個就崩毀了吧!飛機,很假!小鳥,很假!火焰中竄出的戰士,很假很不震撼!最慘的就是彩虹橋,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啊!感覺不出是花了七億拍出來的電影會出現的特效,現在電視的動畫有的搞不好都比這座彩虹橋要好得多了吧!下集的特效之多,讓人很難忽略,常常哭一哭就會發生很囧的畫面,真的很難投入,我不曉得拍電影到底花費有多兇猛?只是如此重要的場面就算不用CG特效應該也可以以別種鏡頭代替,真的是一大敗筆!

我記得《導演‧巴萊》裡的一段文章,魏導如是說,如果拍《賽德克‧巴萊》花了七億,那這部電影就擁有七億的價值,其他多的就是獲利。若將這部片當作是商業行為來看,大部分人都認為應該不會回本,包括題材、包括演員、包括意識形態,實在不認為走出台灣到底還有多少票房,甚至若不是魏導拍的,能在台灣引起這麼多迴響嗎?

書中寫出許多拍電影人的辛酸,最慘的莫過於「籌資」,其實別說台灣,全世界甚至好萊塢都是如此,電影是種高投資風險的行業,所以導演必須屈服於金主、劇情、地點......以獲取更多的資金,但因為魏導的堅持,他忍住了!因為天使巴萊的支持,有了《賽德克‧巴萊》,很高興台灣人能支持一部可能不會賺錢的電影,又或者說這部電影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蹟,雖然還有很多瑕疵,但未來應該會出現更多更好看的電影,能讓我們能驕傲地支持好片,而且是台灣人拍的好片!

 

小情報提供,10/10國慶日台南長榮中學舉辦《賽德克‧巴萊》簽名會,舊雨新知可以去湊湊熱鬧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彩虹 賽德克
    全站熱搜

    rup4zo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